2019年創業者會很難過,這不是我說的,而是,市場低迷、經濟不行帶來的,尤其是中美貿易打響,一大批企業遭殃,這些對于創業者,都有切身感受。其中原因,不必深究:深究沒有意義,也改變不了現狀。
想辦法改變,才是現實。面對艱難,創業者只有兩條路:要么關門,要么咬牙堅持。關門很容易,申報注銷,就可以了。以后一切市場變化,企業經營都與自己無關。
咬牙堅持。光咬牙肯定是堅持不下去的,必須找出路。出路就那么兩條,品牌化,精細化。只有品牌有差異,才能避免價格戰,才能保證溢價和利潤;只有精細,才能細分領域,重拳出擊,提高運營效率,降低運營成本,保持企業競爭力。而品牌化與精細化又是相輔相成的,對外品牌化、對內精細化。
所謂的生意越來越難做,是因為競爭越來越激烈。原來“好做”是企業不需要費什么工夫,就有生意;現在“不好做”是因為競爭多了,消費者需求在提升,同行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好,而你原地踏步,當然毫無競爭力。
品牌化、精細化的核心是通過產品創新、市場細分、服務創新來強化定位,而不是所謂的“燒錢砸廣告”。也有很多創業者會說,我這個生意利潤這么低,沒有資金和條件做品牌化和精細化。其實“利潤低”就是沒有品牌化和精細化,品牌化和精細化就是避免企業陷入低交易成本中,在“低利潤”的怪圈中掙扎。
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企業業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,唯有走品牌化和市場精細化,才能長久。很多企業希望寄托于“營銷策略”提高業績,如果一個企業在品牌,和定位、細分領域都做不好,再好的“營銷策略”也無法發揮作用。
2019年,一批批的企業倒下,并且企業倒閉的速度貌似越來越快。創業者從沒有停止思考和改變,只不過大部分人的從業之初就一直在尋找“捷徑”。企業發展的“捷徑”沒找到,企業倒閉的“捷徑”倒是越來越多。風口、融資、模式這些名字粉墨登場,紛紛變著法成為創業者的救命稻草,最后都成為各路神仙“割韭菜”的噱頭,注定是企業倒閉的“捷徑”。
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,對創業者的要求越來越高。難是趨勢,大家都很難;作為創業者,唯有走品牌化和精細化才能存活。才能渡過難關。